灵霄号的停泊舱闸门刚对准星轨站对接端口,舱外就传来金属扭曲的闷响——不是结构坍塌的脆响,而是类似“基因链折叠”的低沉震颤。林衍刚摘下战甲头盔,耳麦里就炸开阿澈急促的声音:“星轨站内部的金属骨架在‘基因重组’!不是自然坍塌,是墨渊用暗能操控骨架里的灵族基因,组建‘暗能构装体’!”他猛地转身冲向观测窗,只见星轨站银灰色的骨架间,暗绿色暗能如水流般汇聚,那些嵌在墙体里的灵族基因片段,正顺着暗能流动剥离,在空中拼接成一具具三米高的人形轮廓——构装体的躯体由“暗能凝胶+灵族基因纤维”构成,体表覆盖的基因纤维,与31章暗蚀战机的涂层同源,却多了“暗能循环基因”,能自主修复躯体损伤。
“量子雷达扫描到12具构装体,每具躯体含37段灵族基因片段,没有明显的能量核心。”阿澈的手指在主控台飞快敲击,屏幕上的构装体三维模型不断旋转,模型标注的“基因循环路径”显示,构装体的暗能通过全身的基因纤维循环,即使摧毁局部躯体,也能通过循环快速修复,“它们的移动轨迹完全锁定停泊舱,像是提前知道我们的停靠位置——墨渊肯定在星轨站布了‘基因传感器’,能捕捉灵霄号的量子信号。”
灵川此刻正站在实验室的合成细胞培育舱旁,培育舱内的生命人胚胎已完全激活,淡紫色的基因光纹覆盖整个胚胎,测序仪显示胚胎的“抗暗能基因表达率”已达92%。但就在这时,胚胎的基因光纹突然剧烈闪烁——构装体释放的暗能波动,正透过灵霄号的装甲层,干扰胚胎的基因稳定。“这些构装体的基因序列和暗蚀战机同源,但更复杂。”灵川快速戴上量子神经接口,将测序仪与灵霄号主电脑连接,“它们的基因纤维不是简单拼接,而是形成了‘闭环暗能循环链’,常规武器击穿躯体后,循环链会立刻启动‘基因修复程序’,重新拼接躯体,必须同时破坏至少3处循环节点,才能打断循环。”
苏晓抱着刚调配好的“基因干扰弹”冲进实验室,弹体是透明的纳米级胶囊,里面的siRNA干扰液泛着淡绿色光芒——这种干扰液是她根据灵川解析的构装体基因序列定制的,能精准沉默构装体的“修复基因”。“停泊舱的外层装甲已经被构装体的基因纤维刮出痕迹,暗能正在腐蚀装甲的‘金属基因涂层’!”苏晓的声音带着急切,指尖因紧张微微颤抖,“林衍的战甲还在外部检修,要不要让他先撤回舰内?我怕装甲被击穿后,构装体会冲进灵霄号!”
“不能撤。”灵川盯着屏幕上构装体的移动路径,手指在控制台上划出一条红色防御线,“构装体正在用暗能封锁停泊舱的应急通道,林衍现在撤回,我们就失去了外部支援,只能被动挨打。苏晓,把干扰弹里的siRNA浓度从50%提到60%,再加入0.5%的‘灵族基因向导片段’——向导片段能引导siRNA精准找到构装体的循环节点,提高干扰效率。”
苏晓立刻将试剂管放在培育舱旁的操作台上,指尖在基因编辑仪屏幕上滑动,编辑仪的“荧光定量PCR模块”实时显示siRNA与向导片段的结合效率——当结合效率达到98%时,她才小心翼翼地将干扰液注入纳米胶囊。“干扰弹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制备,构装体离停泊舱只剩300米,时间够吗?”苏晓抬头看向灵川,眼中满是担忧,她害怕自己的制备速度太慢,导致林衍陷入危险。
“够。”灵川的目光转向观测窗,林衍已重新穿上战甲,正站在停泊舱的对接臂上,三晶共鸣装置在腕甲处亮起淡紫色光纹——林衍显然也察觉到构装体的威胁,主动在外部建立防御线。“阿澈,启动无人机群的‘集群攻击模式’,让蜂鸟无人机先去缠住构装体,争取10分钟时间。”
阿澈立刻响应,108架纳米级无人机从灵霄号侧翼飞出,在空中组成一道银色屏障,朝着构装体飞去。第一具构装体率先发起攻击,它抬起手臂,掌心的基因纤维射出一道暗绿色暗能光束,直接击穿了三架无人机的机身——但剩下的无人机立刻分散,围绕构装体高速旋转,微型量子炮不断朝着构装体的“基因循环节点”射击,虽然无法摧毁节点,却能暂时干扰暗能循环,减缓构装体的移动速度。
“林衍,尽量吸引构装体的火力,别让它们靠近停泊舱闸门。”灵川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到林衍耳中,“苏晓的基因干扰弹还有5分钟完成,等干扰弹准备好,无人机群会投放第一批,你趁机找出构装体的‘主循环节点’——主节点是构装体的核心,摧毁主节点,循环链就会彻底崩溃。”
林衍点点头,战甲推进器爆发出蓝色火焰,他朝着离停泊舱最近的构装体飞去。那具构装体察觉到他的逼近,立刻转身,双臂上的基因纤维同时亮起,两道暗绿色暗能光束朝着他射来。林衍侧身避开,光束擦着他的肩头掠过,击中身后的对接臂,金属臂上的“抗暗能涂层”瞬间被腐蚀出两个深洞,露出里面的金属骨架——但没等构装体发起第二波攻击,林衍已绕到构装体身后,三晶共鸣装置释放的量子波击中构装体的背部,那里是构装体的“循环链转接点”,量子波击中后,构装体的暗能循环出现短暂停滞。
“我找到转接点了!”林衍对着通讯器大喊,战术界面上标记出构装体背部的红色光点,“转接点连接着三条循环分支,只要同时干扰三个转接点,构装体的循环链就会紊乱!”
灵川在实验室里同步接收林衍的标记数据,测序仪屏幕上,构装体的基因模型开始闪烁红色光点:“转接点只是分支节点,主节点在构装体的胸腔——你看标记点的暗能流动方向,所有分支的暗能都朝着胸腔汇聚。苏晓,干扰弹制备好了吗?让无人机群分三批投放,每批针对4具构装体,确保能同时覆盖它们的转接点,为林衍争取攻击主节点的时间。”
苏晓此刻已完成12枚基因干扰弹的制备,她将干扰弹装进无人机的弹舱,阿澈立刻调整无人机编队:“第一批无人机已装载干扰弹,预计1分钟后抵达构装体上空。林衍,你需要再靠近一些,用三晶共鸣装置吸引构装体的注意力,让它们保持当前阵型,别散开。”
林衍深吸一口气,朝着构装体群的中心飞去。12具构装体同时转向他,掌心的基因纤维纷纷亮起,数十道暗绿色暗能光束朝着他射来。他启动战甲的“量子护盾”,护盾由灵族基因能量与量子波融合而成,光束击中护盾的瞬间,激起一圈淡蓝色的涟漪,暗能被护盾的基因序列中和,化为无色的能量粒子。“就是现在!”林衍对着通讯器大喊,同时将三晶共鸣装置的频率调到最大,腕甲处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暗能,所有构装体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。
第一批无人机趁机从构装体的上方俯冲而下,4具构装体的背部转接点同时被基因干扰弹击中。淡绿色的干扰液附着在基因纤维上,siRNA向导片段精准找到转接点的基因序列,瞬间沉默了“暗能循环基因”——构装体的暗能循环链立刻紊乱,躯体开始出现裂纹,原本流畅的动作变得僵硬,随后便像破碎的玻璃般散落,暗能消散在星空中。
“有效!”苏晓的声音里带着兴奋,她快速将第二批干扰弹装入无人机弹舱,“第二批干扰弹准备投放,目标是另外4具构装体的转接点!”
林衍趁着构装体群混乱,继续朝着中心移动。剩下的8具构装体似乎意识到危险,开始调整阵型,试图用暗能形成“防御圈”——但第二批无人机已经抵达,干扰弹精准命中它们的转接点,又有4具构装体化为碎片。最后4具构装体见势不妙,转身想退回星轨站的深处,却被第三批无人机封锁退路,干扰弹击中转接点的瞬间,它们的暗能循环链彻底断裂,躯体在暗能的反噬下崩解,化为暗绿色的粉末。
林衍悬浮在星轨站的对接臂旁,看着最后一缕暗能消散,战甲的量子护盾缓缓收起。他抬手擦去头盔面罩上的基因纤维碎片,通讯器里传来灵川的声音:“构装体的基因碎片已经通过无人机回收,测序仪正在解析——我发现碎片里有‘墨渊的基因标记’,这些构装体应该是墨渊用自己的基因片段‘培育’出来的,通过基因标记远程操控,我们或许能通过标记定位墨渊的位置。”
“停泊舱的闸门没事吧?”林衍问道,目光看向对接端口——刚才构装体的攻击虽然激烈,但闸门的“金属基因涂层”在纳米修复机器人的作用下,已基本恢复完好,涂层上的灵族基因序列重新亮起淡蓝色光芒。
“闸门没问题,阿澈正在检查对接程序,预计5分钟后就能完成对接。”灵川的声音顿了顿,带着一丝欣喜,“对了,培育舱里的生命人胚胎——刚才构装体的暗能波动刺激到胚胎的‘抗暗能基因’,基因表达率从92%提升到95%,而且胚胎开始自主合成‘量子信号蛋白’,这意味着胚胎可能提前苏醒,我们对抗墨渊的***又多了一个。”
林衍心中一动,看向灵霄号实验室的方向。他知道,生命人胚胎的提前苏醒,既是机遇也是挑战——生命人拥有强大的抗暗能能力,却也可能因基因不稳定出现“暴走”,需要灵川和苏晓持续监控胚胎的基因状态。但此刻,他更在意的是墨渊的位置,只要找到墨渊,就能阻止他继续用暗能改造灵族基因,保护星轨站深处的黑洞锚点。
阿澈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:“对接程序检查完毕,停泊舱闸门可以开启。灵川,星轨站内部的暗能浓度正在下降,但锚点核心区域的能量波动反而增强了——墨渊应该在调整锚点的‘暗能输出功率’,想让锚点释放更多暗能,污染星轨站周围的空间。”
灵川的回复很快传来:“林衍,你先带着无人机群进入星轨站内部侦查,重点排查锚点核心的位置,避开残留的暗能区域——锚点的暗能浓度极高,一旦接触,战甲的抗暗能涂层会在10秒内失效。苏晓和我留在舰上,继续分析构装体的基因标记,同时监控培育舱胚胎的基因状态,有情况随时联系。”
林衍点点头,战甲推进器再次启动,他率先朝着星轨站的停泊舱飞去。闸门缓缓打开,内部的金属通道里一片昏暗,只有嵌在墙壁上的灵族基因纤维还泛着微弱的淡蓝色光芒,像是在指引方向,又像是在警示着未知的危险。无人机群跟在他身后,微型探照灯照亮了通道深处,隐约能看到远处传来的暗绿色光晕——那是锚点核心的方向,也是墨渊的藏身之处,一场关乎星轨站存亡的“基因之战”,即将在通道深处展开。
实验室里,灵川站在培育舱旁,看着舱内胚胎表面的淡紫色基因光纹,嘴角微微上扬。测序仪屏幕上,构装体基因标记的“信号源坐标”正在缓慢解析,坐标指向星轨站的深处,与锚点核心的位置完全重合。“墨渊,你以为用构装体就能拦住我们?”灵川轻声说道,指尖在控制台上轻点,将解析出的部分坐标同步给林衍,“这场用基因做武器的战争,你注定会输——因为你忘了,生命的本质是‘进化’,而不是‘毁灭’。”
星轨站内部的金属通道弥漫着暗能残留的腥甜气息,林衍的战甲探照灯划破昏暗,光束中浮动的纳米级暗能颗粒被战甲表层的“基因吸附膜”捕获——这层由灵族基因碎片与纳米材料复合而成的薄膜,能主动吸附暗能粒子,避免其渗入战甲内部腐蚀神经接口。蜂鸟无人机群分成三队呈“楔形侦查阵”推进,前队60架无人机开启“基因扫描模式”,将通道壁的灵族基因序列实时传回灵霄号;中队36架携带“微型量子炮”,炮口对准通道两侧的阴影区域;后队12架则悬浮在林衍身后,组成“能量护盾预备组”,随时准备释放量子屏障。
“通道两侧的灵族基因序列正在缓慢复制锚点暗能基因,”阿澈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,带着量子计算机的电流杂音,“灵川刚解析出,这些基因序列里藏着‘暗能孢子触发编码’——一旦接触金属或生物组织,孢子会立刻萌发,释放能降解基因链的‘暗蚀酶’。”
林衍放慢脚步,战甲的三晶共鸣装置自动切换至“暗能探测模式”,腕甲处的淡紫色光纹变得细密,每一次闪烁都对应着周围暗能浓度的波动。他抬手示意前队无人机暂停,指尖在战术界面上划出“分散采样”指令,中队10架无人机立刻脱离编队,将“基因采样探针”贴在通道壁的不同位置——探针传回的数据显示,通道中段的基因序列甲基化程度最高,是孢子最密集的区域。
“这些不是静态基因片段,是墨渊布置的‘基因陷阱’。”灵川的声音切入通讯频道,实验室的“吉咖π”测序仪屏幕上,孢子的“萌发基因启动子”正与锚点暗能形成量子纠缠,“林衍,别碰任何金属凸起,陷阱的触发机制就藏在那些凸起里——苏晓刚制备出‘孢子抑制剂’,通过量子传输给你,注入战甲的‘基因喷雾模块’,能在周围5米内形成抑制剂屏障。”
林衍立刻接收抑制剂,战甲左臂的喷雾模块弹出细管,淡绿色的抑制剂雾霭在他周身形成半透明屏障——雾霭中的“siRNA干扰片段”能精准沉默孢子的萌发基因,即使有漏网的孢子,也会在接触皮肤前失去活性。他刚要继续前进,通道前方的岔路口突然传来金属关节摩擦的声响,三晶共鸣装置瞬间高频震颤,战术界面上跳出“暗能波动:18.3纳焦/立方厘米”的红色提示——是改造人,而且体表覆盖的“暗能基因涂层”比之前的暗蚀战机更厚。
“躲了这么久,终于肯出来了?”林衍沉声开口,战甲的量子护盾在身前展开,淡蓝色的能量屏障映亮他的面罩,“墨渊派你们来,就是为了用这些基因陷阱拖延时间,让锚点达到黑洞临界值?”
岔路口的阴影里,三道暗绿色的身影缓缓走出。改造人的战甲通体覆盖暗能基因涂层,涂层表面的“基因鳞片”随呼吸开合,像是有生命般***;头盔遮住整张脸,只露出眼部的红色光纹,那是“暗能视觉模块”,能穿透黑暗捕捉生物基因信号;手臂上的“暗能基因炮”泛着冷光,炮口的基因序列与通道壁的陷阱编码同源。“灵霄号的人,倒是比想象中更懂灵族基因。”中间的改造人开口,声音经过暗能处理,沙哑中带着金属质感,“但懂,不代表能活着走到锚点核心——你们的战甲能量,撑不过三次基因炮攻击。”
话音未落,两侧通道壁的基因鳞片突然亮起,暗绿色的暗能流顺着鳞片快速汇聚,形成一道道锋利的“基因能量刃”,朝着林衍劈来。林衍立刻启动战甲推进器,身体腾空避开,能量刃击中地面的瞬间,金属通道被劈出深沟,沟壁的暗能孢子被激活,却在接触抑制剂屏障时瞬间失活。“前队牵制改造人,中队破坏基因鳞片,后队释放基因干扰颗粒!”林衍对着无人机群下令,自己则朝着中间的改造人俯冲而去,三晶共鸣装置凝聚起淡紫色的量子刃。
蜂鸟前队的微型量子炮朝着改造人射击,蓝色光束击中改造人战甲的瞬间,竟被暗能基因涂层吸收——涂层表面的基因鳞片快速开合,将量子能量转化为暗能,眼部的红色光纹也随之变亮。“他们的涂层是‘单向吸收基因结构’!”林衍心头一紧,量子刃劈在改造人肩头,却只留下一道浅痕,“灵川,改造人涂层的基因弱点在哪里?”
实验室里,灵川正将改造人战甲的模拟图谱投射在全息屏幕上,苏晓在一旁调试“基因破甲弹”的参数:“涂层的基因鳞片是‘分段拼接’的,拼接缝处的‘基因粘合剂’强度只有鳞片的30%!让无人机攻击他们的侧腰和颈后,那里的拼接缝最密集,暗能传导效率最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