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走轩辕澈的第二日,苏凌揣着绘制好的“农场改造草图”,带着春桃和新任命的田地组组长老周,直奔城外的王府农场。
马车驶出京城城门时,春桃还在小声嘀咕:“王妃,这农场以前荒得连草都比人高,佃户们也懒懒散散的,真能种出好东西吗?”
苏凌掀开车帘,看着远处灰蒙蒙的田地,嘴角却带着笃定:“越烂的摊子,越有改造的价值。你忘了咱们清理蛀虫时,大家一开始也觉得不可能?”
老周在一旁连连点头。他在王府管了十年田地,看着农场从最初的丰产到后来的荒芜,心里早就憋着一股劲,如今苏凌愿意动手改造,他比谁都激动:“王妃说得对!以前张管事只知道克扣佃户的粮食,哪管过田地好坏?现在有您牵头,咱们肯定能把农场盘活!”
马车停在农场边缘时,几个佃户正蹲在田埂上抽烟,看到苏凌一行人,都慌忙站起身,眼神里满是戒备——以前的主子要么来催租,要么来骂他们干活偷懒,没一个真心关心田地的。
“各位老乡,别紧张。”苏凌走上前,没有摆出王妃的架子,反而蹲下身,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了搓,“我今天来,是想跟大家商量个事——咱们把这荒地改一改,种点能卖上价钱的东西,赚了钱,大家的分成也能多一倍,怎么样?”
佃户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没人说话。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站出来,是佃户里的领头人李大叔,他犹豫着开口:“王妃,不是我们不想种,这地太贫瘠了,种麦子收不了多少,种其他的又不知道种啥,以前张管事也试过,最后都不了了之。”
苏凌早料到他们会有顾虑,她从袖中拿出一张纸,上面画着红薯和土豆的样子:“我想种这个,叫红薯,还有这个,叫土豆。这两种作物耐旱,不管是贫瘠地还是坡地都能种,而且产量高,一亩地能收三四百斤,比麦子多两倍还不止。”
佃户们凑过来看,眼神里满是疑惑。“这东西能吃吗?”有人小声问,“看着怪模怪样的,别有毒啊。”
苏凌笑着拿起带来的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——这是她让春桃提前去京城最大的杂货铺淘来的,据说是西域商人带来的稀罕物:“大家放心,这东西不仅能吃,还能做很多花样。红薯能蒸着吃、烤着吃,还能做成红薯干、红薯粉;土豆能炖肉、能炒菜,磨成粉还能做点心。”
说着,她让随行的丫鬟拿出提前做好的烤红薯,分给佃户们。金黄的红薯冒着热气,香甜的味道瞬间散开,佃户们尝了一口,眼睛都亮了。
“好吃!比麦子还甜!”李大叔吃得直点头,“王妃,要是真能种出这东西,我们都听您的!”
其他佃户也纷纷附和,脸上的戒备换成了期待。苏凌见大家松了口,立刻拿出改造计划:“第一,我们把荒地分成小块,每五亩地一组,每组选一个组长,负责日常耕种;第二,王府提供种子和农具,等收成后,王府拿六成,大家拿四成——要是产量超过三百斤,超过的部分,大家拿五成;第三,我们在农场边上修一条路,方便把收成运出去,还能建个晒谷场,避免粮食受潮。”
佃户们听得眼睛发亮,四成的分成比以前张管事给的两成多了一倍,还有额外的奖励,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好事。李大叔当即拍板:“王妃,我们都听您的!明天我们就开始翻地!”
苏凌笑着点头,又跟老周叮嘱:“你明天去账房领两百两银子,先买些农具和种子,再请几个懂耕种的老农,指导佃户们种红薯和土豆。有什么问题,随时跟我汇报。”
老周连声应下,干劲十足地去安排了。
回去的路上,春桃看着苏凌,眼里满是崇拜:“王妃,您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啊?红薯和土豆,我以前连听都没听过。”
苏凌揉了揉太阳穴,笑着打了个马虎眼:“以前在书上看到的,没想到真能派上用场。”她总不能说,这些都是现代超市里随处可见的东西。
马车刚驶进王府大门,就看到一个穿着墨色锦袍的身影站在廊下——是轩辕澈。他手里拿着一卷书,却没看,目光落在苏凌身上,带着几分探究。
“王爷怎么在这里?”苏凌跳下马车,心里有些意外——自从上次前厅谈话后,轩辕澈就没再来过囚凰院。
轩辕澈合上书,语气平淡:“听说你去了城外农场,回来得正好,我有件事要问你。”
苏凌跟着他走进前厅,心里琢磨着他要问什么——是担心农场改造白费钱,还是怀疑她的能力?
“你想种红薯和土豆?”轩辕澈开门见山,“这两种作物我倒是听说过,西域那边有少量种植,但因为味道粗糙,很少有人吃。你怎么确定能卖出去?”
苏凌早有准备,她从袖中拿出红薯干和土豆粉:“王爷,这是我用红薯和土豆做的吃食。您尝尝,就知道它们能不能卖出去了。”
轩辕澈拿起一块红薯干,放进嘴里。甜而不腻的味道在嘴里散开,比蜜饯还爽口,完全不像传闻中那样粗糙。他又尝了尝土豆粉,细腻爽滑,比面粉更有嚼劲。
“这东西……是用红薯和土豆做的?”轩辕澈有些惊讶,他没想到这两种不起眼的作物,居然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。
“没错。”苏凌点头,“红薯和土豆不仅能做这些,还能做成点心、粉条,甚至能酿酒。我们可以把它们包装成‘王府限定’的高端农产品,卖给京城的贵族和富商,肯定能卖上好价钱。”
“高端农产品?”轩辕澈第一次听到这个词,眼神里满是好奇。
“就是把普通的粮食,做出不一样的花样,提高它的价值。”苏凌解释道,“比如同样是麦子,做成普通的馒头只能卖两个铜板,做成精致的点心就能卖十个铜板。我们的红薯和土豆,就是要走这个路子,靠‘稀缺性’和‘独特性’赚钱。”
轩辕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他虽然不懂什么“稀缺性”,但苏凌的话很有道理——京城的贵族最看重“新奇”,要是真能做出不一样的吃食,肯定会有人愿意花钱买。
“你需要什么帮助?”他突然问道,语气比之前温和了些。
苏凌愣了一下,随即反应过来——轩辕澈这是要支持她。她心里一暖,笑着说:“我想在农场边上修一条路,方便运输收成,还需要建个晒谷场和仓库。只是王府现在的银子,还要留着填补亏空,怕是……”
“银子的事我来解决。”轩辕澈打断她,“我让人从我的私库里拨三百两银子,再调二十个士兵,帮你们修路和建仓库。”
苏凌没想到他会这么干脆,连忙道谢:“多谢王爷!等农场有了收益,我一定把银子还回来。”
“不用。”轩辕澈看着她,眼神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,“这是王府的产业,赚了钱也是王府的。你要是真觉得过意不去,就多赚点银子,让王府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。”
苏凌笑着点头,心里却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——这个冷面王爷,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相处。
接下来的半个月,农场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士兵们帮着修路,佃户们忙着翻地、播种,老周每天都去农场查看情况,随时向苏凌汇报。
苏凌也没闲着,她一边设计红薯和土豆的包装——用印有“靖王府”字样的油纸包裹,再系上红色的丝带,看起来精致又喜庆;一边联系京城的酒楼和绸缎庄,准备打通销售渠道。
这天,她刚和京城最大的酒楼“醉仙楼”的老板谈妥合作——醉仙楼负责推出红薯和土豆做的新菜品,王府提供食材,利润五五分——就接到老周的急报:“王妃,不好了!农场里的红薯苗被虫吃了!”
苏凌心里一紧,立刻带着春桃赶往农场。到了农场,就看到佃户们围着一片被虫啃得光秃秃的红薯苗,急得直跺脚。
“王妃,这可怎么办啊?刚种下去没几天,就被虫吃了!”李大叔红着眼眶说,“要是再这样下去,今年的收成就完了!”
苏凌蹲下身,仔细查看红薯苗的叶子,发现叶子上有很多细小的虫洞,还有一些黑色的小虫子在爬。她心里松了一口气——还好不是什么严重的病虫害,只是普通的蚜虫。
“大家别慌。”她站起身,对佃户们说,“这是蚜虫,很好治。大家去山上采些艾草和薄荷,煮成水,喷在红薯苗上,蚜虫就会被杀死。另外,我们在田地边上种些大蒜和洋葱,这些东西的味道能驱赶蚜虫,以后就不会再有虫害了。”
佃户们半信半疑,但看着苏凌坚定的眼神,还是立刻去山上采艾草和薄荷。苏凌则和老周一起,教大家怎么煮水、怎么喷洒,忙到天黑才回到王府。
刚走进王府大门,就看到轩辕澈站在廊下,手里拿着一件披风。看到苏凌回来,他走上前,把披风递给她:“晚上凉,怎么不多穿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