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课堂那点破事和家里的难讲台上的粉笔灰扬得到处都是,我头埋得低低的,
笔在本子上唰唰划。全是一串一串的小符号。这是我在***练了三年的速记,
比写汉字快多了。《外交史》这课,考点全在犄角旮旯里,不快记根本跟不上。“报告!
”前桌张梅那嗓子突然喊起来,吓我一哆嗦。我手停了。抬头就见她指着我的本子,
跟抓着多大把柄似的。“主任!唐楠楠写暗号呢!”全班人 “唰” 地全看我,
那眼神跟扎针一样射过来。老师从讲台上下来,拿起笔记本翻开一看,眉头立马拧成个疙瘩。
“唐楠楠,你搞什么鬼?你怎么会这些速写方法的”穿越到这身体才三天,
也就这点本事没丢了。我指着本子上的符号,先开口说英语。
从 “雅尔塔会议” 说到 “马歇尔计划”,每个符号都对得上,没差一点。
老师脸更沉了:“别拿英语糊弄事!”我没停,接着换法语,又来德语。
教室里静得能听见谁喘气。张梅嘴张得能塞个鸡蛋,
后排有人小声叨叨:“她啥时候会这么多外语了?”我不管他们咋说,继续来。俄语、日语,
甚至还加了两句西班牙语的外交词儿。这些原主课本里根本没有,
都是我在***背到吐的东西。“这是国际上用的外交速记符号。”我声音没抖,
“刚才您讲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’,我还标了 1955 年万隆会议上的原话差别。
”主任拿着本子的手僵了,半天没吭声。最后憋出一句:“就算是速记,也得好好打基础!
下不为例!”下课铃一响,我捏着本子就往外走。出了校门,风一吹,
刚才那点硬气就散了一半。越往家走,筒子楼那股味儿越浓 —— 煤烟味、菜味,
还混着点药味。推开门,妈正坐在小板凳上,背对着我。手在膝盖上慢慢揉,
红肿的关节跟发面馒头似的,一碰就疼得 “嘶嘶” 抽气。“妈。” 我喊了一声。
妈回头,眼里全是***。“回来了?饿不饿?” 她想站起来,刚动一下就疼得咧嘴。
我赶紧走过去,想碰她膝盖,妈却往后缩:“别碰,不疼。”爸坐在桌边,手里攥着张纸。
见我进来,赶紧往身后藏,可我还是看见了 ——“下岗通知书” 五个字。“爸,
你……”爸抬起头,瘦得脸蜡黄蜡黄的。“没事,就是厂里暂时没事干。” 他笑了笑,
比哭还难看。“妈,药膏呢?” 我蹲下去,声音放低了点。妈没看我,手摸着衣角,
声音哑哑的:“省着用呢。你爸这没工资了,你学费还没着落……”我没说话,
转身进了小屋。从床板下摸出个铁盒子,里面是原主攒的三十多块,皱巴巴的。
我数出二十块,走到妈身边塞给她。“妈,你买点药膏,别省。”妈捏着钱,
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:“楠楠,这钱你留着……”“我还有。” 我打断她,
把剩下的十多块揣兜里。回了小屋,关上门,80 年代啊,外贸才刚起步。
我一个21世纪外交不小员工,我会速记,懂外语,还知道以后外交路咋走。明天,
去外贸公司试试。不管成不成,总得走一步。第二章 外贸公司门口的硬闯这天一早,
我揣着速记本就往外贸公司跑。门口那门卫大爷,我都快跟他混脸熟了。“大爷,
再让我进去试试呗?我真能帮上忙!”大爷头也不抬,挥挥手:“学生娃别捣乱,
外贸的事你不懂!”这已经是第七天了。每天来,每天被挡在铁门外。我盯着公司大门,
心里有点发堵,但没打算走。就这么站了半个多小时。突然听见公司院里吵起来了。
声音挺大,还夹着俄语。我赶紧凑到铁门缝那看。一个高鼻梁的苏苏国人,正拍着桌子,
脸涨得通红。围着他的几个员工,急得满头汗,却没一个能说句完整的俄语。“交货期!
你们根本不重视交货期!”苏苏国人吼了一句,抓起外套就要走。我眼睛一亮,这可是机会!
“大爷,您快开门!我能跟他沟通!”我使劲拍铁门。大爷还是不乐意:“你瞎凑什么热闹?
”眼看苏苏国人要走出大门了。我也顾不上了,扒着铁门就喊:“伊万诺夫先生!
您是担心货物在西伯利亚铁路冻坏吧?”苏苏国人猛地回头,愣住了。门卫大爷也懵了,
没拦住,我趁机从门缝挤了进去。“您先别生气。”我赶紧跑到伊万诺夫面前,用俄语说,
“我听您刚才说,是不是怕运输时温度低,货物受损?”伊万诺夫愣了愣,
点点头:“你们之前的方案,根本没考虑这个!”我立马画一副草图,
指着上面的缓冲包装设计:“您看,分区域用泡沫和棉絮裹紧,再在集装箱里放温度监测仪,
每段路线都有人实时跟踪。这样货物肯定安全。”正说着,突然有人拽了我一把。
“哪来的丫头片子,懂不懂外贸规矩?”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走过来,一脸凶相,
胸前工作证上写着 “赵德海”。他转向伊万诺夫,陪着笑:“先生,您别听她瞎掰,
她就是个学生,说了不算。”我心里一沉,这人明显是来搅局的。但我没慌,故意提高音量,
用俄语接着跟伊万诺夫说:“您之前是不是吃过供应商延期交货的亏?
这种缓冲包装不仅能保货物安全,减少路途检查耽搁的时间,还能提前三天确认到货时间,
避免延误。”我知道,公司老板王建国一般这个点会出来巡场。果然,不远处传来脚步声。
赵德海脸色变了变,想打断我。我没理他,接着讲运输路线的细节,
把现代外贸里的风险控制要点,揉进话里说。伊万诺夫越听越认真,
还指着草图问了几个问题。我都答得明明白白。这时,王建国走过来了,站在不远处看着。
赵德海想上前解释,王建国却摆了摆手,让他别说话。“你的方案,很有意思。
”伊万诺夫终于松了口气,“要是你们能按这个来,我可以再谈谈合同。”我心里一喜,
刚要说话。赵德海在旁边阴阳怪气:“小姑娘,别光说不练,出了问题你担得起吗?
”我没跟他吵,转头对王建国说:“王总,我叫唐楠楠,是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学生。
我能快速整理涉外谈判记录,还能预判客户需求,您要是给我个机会,
我肯定能帮公司解决问题。”王建国盯着我看了几秒,又看了看伊万诺夫手里的草图,
点了点头:“行,你跟我来办公室聊聊。”我跟在王建国后面,路过赵德海身边时,
他狠狠瞪了我一眼。。第三章 临时工的硬承诺跟着王建国进了办公室。
他从抽屉里翻出三份合同,往桌上一放:“这是公司积压的涉外合同,你先协助处理。
”顿了顿,又说:“没有正式编制,每月就给五十块基本补贴,干不干?”五十块!
我心里一动 —— 够给妈买好几盒药膏了。刚要答应,门口传来赵德海的声音:“王总,
您可别被这丫头片子骗了!”他晃悠着走进来,眼神扫过我,满是不屑:“她一个学生,
懂什么合同?真搞砸了,损失谁担?”我没看赵德海,盯着王建国的眼睛:“王总,***!
而且我保证,三个月内,把这三份合同的损失全追回来。要是做不到,我自愿离开,
不用您开口。”这话一出口,王建国愣了,赵德海也没吭声,大概没想到我敢把话说这么死。
“好!我就喜欢你这股冲劲!” 王建国拍了拍桌子,把合同推给我,“材料都在这,
你拿去琢磨。”抱着合同走出办公室,赵德海在后面阴阳怪气:“小姑娘,别逞能,
到时候哭都来不及。”我没理他,背合同往家跑。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一定要把这事办成!
回到家,爸妈都睡了。我把台灯拉到床边,摊开合同。拿出速记本,一边看一边画符号。
第一份是苏苏国的,问题不大。第二份是东南亚的,就是付款方式有点模糊。
直到看到第三份 —— 樱花国客户的合同,我心里一沉。“质量标准” 那栏,
写得模棱两可,既没标注国际标准,也没附样品说明。这明显是个陷阱!
要是客户到时候说货物不达标,拒收或者压价,公司得赔一大笔钱。我赶紧拿出草稿纸,
凭着在***处理合同的经验,连夜重拟补充条款。把质量标准一条条列清楚,
还查了当时的国际纺织标准,标注在旁边。一直忙到后半夜,台灯都快没电了,
才把补充条款弄好。放下笔,我揉了揉眼睛。摸了摸兜里的钱 —— 这月的生活费,
原主妈给了八十块。我数出五十块,剩下的三十块够我吃泡面了。又找了张纸,
模仿原主的笔迹,写了张纸条:“妈,买药膏的钱,别省。”轻轻推开爸妈的房门,
把钱和纸条塞在妈枕头底下。妈睡得很沉,大概是白天疼得太累了。第二天一早,
我拿着补充条款去找王建国。他翻看着条款,眉头慢慢舒展开:“你这补充的,
比之前的老员工想得还周全。”我指了指上面用速记标注的关键数据:“王总,
这些是我用速记记的重点,后续跟客户沟通,我能快速对接。”王建国点点头,
眼里多了点认可:“行,这事就交给你了。有需要公司配合的,尽管说。”走出办公室,
正好撞见赵德海。他瞥了眼我手里的文件,脸色不太好看,却没再说难听的话。
第四章 跟苏苏国客户的定金拉锯战刚接手合同没两天,赵德海就找来了。
他把一份文件甩在我桌上,下巴抬得老高:“唐楠楠,伊万诺夫那边要签补充协议,
你去对接。”我拿起文件一看,心里就有数了 —— 伊万诺夫,
就是上次在公司门口差点走掉的苏苏国客户,出了名的难搞。赵德海这是故意给我找不痛快。
“怎么,不敢去?” 他斜着眼看我,“要是办砸了,可别找借口。”“我去。
” 我把文件收好,没跟他废话。转身就往外贸局跑 —— 想谈成,
得先摸清伊万诺夫的底。外贸局资料室堆满了旧档案,灰尘呛得人直咳嗽。我翻了整整1天,
终于在一堆泛黄的文件里找到了关键信息:两年前,伊万诺夫跟另一家公司合作,
因为供应商延期交货,他赔了好多。难怪他对合同条款这么较真,是怕再吃亏!
我把这些数据用速记记在本子上,心里有了谱。谈判那天,伊万诺夫一见面就摆着脸。
刚坐下来,他就用俄语说:“补充协议可以签,但定金必须付 50%,不然免谈。
”我心里一沉 —— 公司规定定金最多 30%,这差得也太多了。“伊万诺夫先生,
” 我定了定神,“50% 的定金超出了我们公司的规定,恐怕……”话还没说完,
他就拍了桌子:“规定?我要的是保障!上次你们的人跟我保证交货期,结果呢?
”他眼神里满是不信任,我猜,赵德海肯定提前跟他说我 “没经验、说了不算”。
我没急着反驳,掏出速记本,翻到记数据的那页,用俄语念起来:“1983 年,
您跟江城纺织厂合作,货物延期 15 天,您赔偿了 4.2 万卢布;1984 年,
跟海滨贸易公司合作,质量不达标,损失 2.8 万卢布……”伊万诺夫的脸色慢慢变了,
没再拍桌子。我接着说:“您要的不是 50% 的定金,是安心,对吗?”他抬头看我,
没说话,但眼神里的敌意少了点。
我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方案:“我们可以安排您去工厂监工,每批货生产完,
都给您拍照片确认;发货后,每天跟您汇报运输进度。这样一来,您能随时掌握情况,
比多付定金更有保障,您觉得呢?”伊万诺夫盯着我手里的方案,沉默了好一会儿。
突然笑了:“唐同志,你很了解我。”他拿起笔,在补充协议上签了字,
定金还是按 30% 算。我刚松了口气,
就听见门外传来 “咯吱” 一声 —— 是茶杯被捏紧的声音。不用想,
肯定是赵德海在外面听着,气坏了。签完协议,伊万诺夫握着我的手说:“以后有合作,
我还找你谈。”送他出门时,正好撞见赵德海。他脸黑得跟锅底似的,
却没敢多说一句 —— 协议签成了,他挑不出错。我拿着签好的补充协议往办公室走,
脚步都轻快了。第五章 学校处分那档子事刚把伊万诺夫的补充协议交给王建国,
系里的电话就追到公司了。“唐楠楠,马上回学校!系主任找你!”电话里老师的语气挺急,
我心里咯噔一下 —— 准没好事。赶回学校,直奔系主任办公室。门一推开,
就见主任脸拉得老长,桌上放着我的 “外交实践笔记”。“你看看!” 他把笔记推过来,
“有人举报你校外打工,天天缺课,还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!”我拿起笔记,
心里慌了 —— 这上面记着现代外交思路,还有对未来外贸趋势的预判,要是被深究,
穿越的事准露馅!“主任,我打工是为了……”“别找理由!” 主任打断我,“再缺课,
就给你记过处分!这笔记先放我这,什么时候你把心思放学习上了,再说拿回去的事!
”走出办公室,我攥着拳头 —— 不用想,肯定是赵德海搞的鬼!他在公司没占到便宜,
就往学校捅刀子,想让我顾此失彼。一边是记过处分,
笔记还在主任那;一边是外贸公司的工作,刚有点起色不能丢。我站在走廊里,
脑子飞快转着 —— 不能跟主任硬刚,得找别的办法。突然想起系里的***,
他负责涉外交流,平时对学生挺和气,说不定能帮上忙。我赶紧往***的办公室跑。
推开门,***正对着一摞外文资料叹气。“***,我想跟您商量个事。
”我把被举报、面临处分的事说了,又补充道:“我知道缺课不对,
能不能用别的办法补学分?我会现代速记,能帮学校整理国际会议资料,又快又准!
”***愣了愣,看着我:“你真会速记?这些就是刚结束的国际教育会议资料,
正愁没人整理呢。”他递给我一份英文资料,我拿起笔,唰唰唰记起来,
没一会儿就整理出清晰的要点。***凑过来看,眼睛亮了:“还真行!这事我跟主任说说,
争取给你抵缺课学分。”接下来几天,我每天下班后就往学校跑,帮***整理资料。这天,
见他对着一篇英文论文皱眉头,
我凑过去一看 —— 是关于 “80 年代中国外贸发展” 的,
里面好几个专业术语翻译错了,比如 “供应链管理” 直接翻成了 “货物运输管理”。
“***,这几个术语是不是有点问题?” 我指给她看。接着,我用现代外贸知识,
把术语一一修正,还加了几个贴合当时情况的案例,
比如 “怎么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运输成本”,“小外贸公司怎么跟外商建立信任”。
***越听越惊喜,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楠楠,你这知识储备,比我还专业!”第二天,
她就去找系主任谈了。没过多久,就把我的笔记拿了回来,
还笑着说:“主任同意不处分你了!对了,省里要办大学生外语辩论会,我推荐你去,
正好展示展示你的本事!”“好的,
谢谢老师”第七章 辩论会的暗坑与破局从***那拿到辩论会通知,我心里挺高兴 ,
这可是接触涉外资源的好机会,可没高兴两天,辩论会组织者的电话就来了,
一开口就给我泼了盆冷水。“唐楠楠,你的辩题定了,‘外贸发展中传统经验优于创新’。
”我手里的笔 “啪嗒” 掉在桌上,这不跟我一直干的事反着来吗?
我靠现代外贸知识搞定苏苏国客户、补合同漏洞,现在让我夸传统经验比创新好?
“能不能换个辩题?” 我试着问。“不行,辩题都是随机定的,后天就比赛,
你赶紧准备吧。”对方说完就挂了电话,连反驳的机会都不给。
我盯着 “传统经验优于创新” 这几个字,
越看越不对劲 —— 哪有这么巧的 “随机”?肯定是赵德海搞的鬼!他买通组织者,
故意给我下套,还只留两天准备时间,想让我临阵怯场。我气得捏紧了拳头,但没慌,
越是这样,越不能让他得逞。晚上下班,我把自己关在屋里,拿出速记本,
开始梳理 80 年代外贸的 “传统痛点”。一笔一笔记:沟通靠写信,
慢得要命;签合同全凭经验,没风险预判;跟外商谈判,连人家的微表情都看不懂,
经常吃亏等等, 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的,比空讲道理管用。记完痛点,
我又翻出跟苏苏国伊万诺夫、樱花国客户打交道的记录,
把用现代方法解决问题的案例标出来。突然有了思路:我不用硬夸传统经验,
而是说 “创新不是否定传统,是补传统的短板”—— 既不违背本心,
又符合评委能接受的 “主流”,还能把我的实战案例加进去。可光有思路还不够,
万一组织者再搞鬼怎么办?我想起辩论会有学生代表,他们手里可能有评委的评分标准。
第二天一早就去找我们学校的学生代表,开门见山:“我帮你们翻译外文辩论资料,
你们能不能把评委的评分标准透给我点?”他们正愁外文资料看不懂,一口就答应了。
拿到评分标准我才知道,评委最看重 “结合实际案例” 和 “有建设性观点”,
不是光喊口号就行。我赶紧调整发言逻辑,把客户感谢信复印件也找出来 ,
伊万诺夫、约翰的都有,上面写着 “感谢唐同志用专业方法解决合作难题”,
这可是最实在的证据。比赛前几天,我对着镜子练了好几遍,速记本上记满了关键点,
确保开口不慌。第八章 纺织厂的台账烂摊子辩论会的稿子刚改完第三遍,
家里的电话就打过来了,是爸的声音,带着哭腔:“楠楠,你快回来!你妈又犯病了,
下不了床……”我心一下子揪紧,跟公司请假就往家跑。推开门,就见妈躺在床上,
脸色惨白,爸蹲在床边,手里攥着张纸,满脸愁容。“咋回事啊爸?” 我扑到床边,
摸了摸妈的手,冰凉。“还不是纺织厂的事!” 爸把纸递给我,是工厂的质检台账,
“厂里给外贸公司供的货,台账上的次品率被改成 5%,公司拒收了,厂长说是我弄的,
要我负责……”我看着台账上的数字,
脑子 “嗡” 的一声 ——1% 的次品率改成 5%,这么明显的篡改,
肯定是赵德海搞的鬼!他在公司、学校都没整倒我,居然把主意打到我爸头上!
“妈就是知道这事,急火攻心,关节炎又犯了……” 爸的声音越来越低。我攥着台账,
指甲都快嵌进肉里 —— 一边是妈病得下不了床,一边是爸要背黑锅丢工作,
还有外贸公司的订单要黄,这三件事拧在一起,压得我快喘不过气。“爸,你别慌,
我去工厂查!” 我扶着妈躺下,又塞给她暖手瓶,“妈,你等着,我肯定能把这事解决了!
”赶到纺织厂时,天都黑了。我找到管台账的办公室,跟值班师傅好说歹说,
才让我进去查记录。桌上堆着厚厚的生产记录和质检报告,我抱着资料坐在地上,
拿出速记本,一页一页核对。眼睛都看花了,终于发现不对劲 —— 所有篡改的痕迹,
全集中在会计老张负责的那几页,数字改得潦草,连墨迹都不一样。
我把有问题的页面用速记标出来,连夜去找厂长。厂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,
他一见我就皱眉头:“你爸的事,没商量,要么赔钱,要么走人!”“厂长,
这事不是我爸干的!” 我把标好的记录递过去,“您看,篡改的痕迹全在会计那几页,
我爸根本没碰过这些台账!”厂长翻了翻记录,没说话,脸色却缓和了点。
我赶紧趁热打铁:“厂长,其实咱们厂想接外贸单,关键是缺个规范的质检流程。
我在市外贸公司做过,能免费帮厂里培训工人,建一套符合外贸标准的质检流程,
以后再也不会出这种错。”厂长眼睛一下子亮了 —— 纺织厂早就想接外贸单,
就是怕出质量问题。“你说的是真的?能帮厂里建流程?”“肯定是真的!
” 我掏出之前跟苏苏国客户合作的质检标准,“就按这个来,保证外商挑不出毛病。
而且我还能跟我们公司老板说说,把咱们厂列为优先供应商,以后订单少不了!
”厂长盯着我手里的标准,又看了看篡改的台账,拍了拍桌子:“行!这事我信你!
你爸的事不追究了,厂里的质检流程,就交给你弄!”从厂长办公室出来,
我找电话给王建国打电话,把纺织厂的情况跟他说了说,
还保证质检流程规范后货源绝对靠谱。王建国一听能稳住货源,
立马答应把纺织厂列为优先供应商。回到家,我把好消息告诉爸妈,
妈眼里的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,却笑着说:“我家楠楠长大了……”我坐在床边给妈揉膝盖,
心里松了口气第九章 辩论会上的 “特务” 乌龙解决完纺织厂的事,
第二天就赶去省外语辩论会。站在台上,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,还有前排坐着的外贸局领导,
我深吸一口气,刚要开口,对面的辩手突然站起来,指着我喊:“唐楠楠,
你推崇的‘微表情分析’,就是西方资产阶级那套!根本不符合咱们国情!
”台下一下子炸了锅,议论声嗡嗡响。我愣了一下,还没来得及反驳,
就见有人从观众席站起来,举着个本子喊:“大家看!这是她掉的本子,上面全是鬼画符,
说不定是特务密码!”那本子 —— 是我的速记本!我心里咯噔一下,不用想,
都知道是谁搞的鬼!他不仅买通对手刁难我,还故意丢出速记本散播谣言,
连外贸局的人都在这,这是想彻底毁了我!“安静!” 我提高声音,对着台下说,
“微表情分析不是西方专利,是通过观察情绪反应判断沟通需求,
我用它帮苏苏国客户解决过运输顾虑,帮美国客户节省过谈判时间,这是实用的沟通技巧,
不是什么资产阶级那套!”可台下还是有人起哄:“那你本子上的符号怎么说?”我没慌,
从包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《***速记标准手册》,
举起来给大家看:“这是国家***发行的速记手册,我本子上的符号,
全是手册里的标准符号!”说着,我翻开手册,又看向台下的外贸局领导:“李局长,
您要是不信,随便说一段话,我现场速记,再翻译出来!”李局长愣了愣,
点点头:“那就说‘中外外贸合作,要以诚信为基础,以专业为桥梁’。”我拿起笔,
唰唰唰记下来,不过十秒就停笔,先念了速记符号对应的中文,又用英文翻译了一遍,
一字不差。台下的议论声一下子没了,李局长也点了点头,脸色缓和下来。接下来的辩论,
我顺着之前准备的思路,结合帮纺织厂、跟外商合作的实际案例,
把 “创新补传统短板” 的观点说透,台下的掌声越来越响。等宣布结果时,
虽然没拿第一,但评委特意提到 “理论结合实践,观点有建设性”,算是给了我肯定。
辩论会一结束,我就跟着那个举本子的人 ,他是赵德海的下属,我早就认出来了。
跟到没人的角落,他见躲不掉,干脆承认:“是赵科长让我做的,
他说要让你在外贸圈待不下去!”。我把今天在辩论会上发生的事情告诉王建国,
王建国就给我回答:“别理他,公司最重要的美国客户订单,交给你负责。
”第十章 美国客户与青梅竹马的两难局刚接下美国客户约翰的订单,麻烦就找上门了。
公司同事急冲冲找到我:“约翰明天要去工厂考察,赵德海说你只是个学生,做不了主,
还把参观时间往后拖了俩小时,约翰都要取消订单了!”我心里一沉 ,
赵德海真是阴魂不散,刚在辩论会上没搞倒我,又在客户面前使坏!“王总,您放心,
我明天肯定能留住约翰!”我嘴上应着,心里却盘算起来, 约翰是公司重要的客户,
丢了这单,我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。当天晚上,我没回家,直接去了工厂附近的小旅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