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砚初凯旋那天,带回来一个怀孕的姑娘。他当众撕了我们的婚书,说只认姑娘腹中骨肉。
我笑着拾起碎片:“祝将军喜得贵子。”转身就将碎纸扔进喜烛烧了个干净。
三个月后他跪在府门外求我回头。说那姑娘早产的孩子与他没有血缘关系。
我隔着门轻笑:“忘了告诉将军——”“那晚喜烛里,掺了绝嗣药。
”---沈砚初回京那日,满城喧闹。我站在城墙上,看着他银甲染尘,风尘仆仆。
他身后紧跟着一辆青篷马车。车帘掀开,露出一张柔美的脸,手小心翼翼地护着微隆的小腹。
人群瞬间安静下来。无数道目光隐晦地扫向我。我扶着城墙的手,指节微微泛白。当夜,
将军府设宴。酒过三巡,沈砚初起身。他走到我面前,眸色深沉。“青棠,解除婚约吧。
”他掏出那份鲜红婚书,当众一撕两半。纸屑飘落在我裙边。“阿芸腹中已有我的骨肉。
”“我必须给她名分。”满座哗然。我看着他,又看向他身后柔弱的柳芸。我缓缓弯腰,
拾起破碎的婚书。“好。”“祝将军喜得贵子。”声音平静无波。我转身离开宴厅,
脊背挺得笔直。回到闺房,红烛高燃。琉璃气愤道:“小姐!他们欺人太甚!
”我盯着跳跃的烛火。将手中碎纸,一点点伸向烛焰。火舌***,婚书化为灰烬。
“收拾东西,回林府。”第二天,我搬离将军府。沈砚初没有露面。柳芸住进了主院。
京城流言四起。笑我痴心错付,叹将军薄情。我闭门不出,打理家中商铺。日子平静无波。
直到三月后。春雨连绵,夜色深沉。琉璃匆匆跑进来。“小姐!沈将军在府门外跪着!
”我执笔的手一顿。“随他去。”“可是……跪了快一个时辰了!”我放下笔,走到窗边。
细雨飘洒,门外那个身影挺拔而狼狈。“让他滚。”“他说柳姑娘早产,孩子……不是他的!
”我轻笑一声,撑伞走入雨中。府门开启。沈砚初猛地抬头,雨水顺着他脸颊滑落。“青棠!
”他眼底布满血丝,神情痛楚。“阿芸的孩子……不是我的。”“我错了,求你原谅我。
”他试图抓住我的衣袖。我后退一步,避开他的手。“沈将军,与我何干?
”他痛苦地闭上眼。“那日我醉酒……根本未曾碰过她!”“她心里另有他人,
我只是……只是她找的替死鬼!”雨声淅沥。我静静看着他狼狈的模样。“青棠,
我们还能回到过去吗?”我隔着雨幕,轻声开口。
“忘了告诉将军——”他眼中燃起一丝微光。“那晚烧婚书的喜烛里。”“掺了绝嗣药。
”沈砚初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。他难以置信地瞪着我,嘴唇颤抖。“你……你说什么?
”“沈家,绝后了。”我转身,府门缓缓合上。隔绝了他绝望的目光。琉璃递来干帕。
“小姐,为何告诉他?”我擦去脸上水渍。“让他也尝尝,绝望的滋味。
”沈府一夜之间成了京城笑柄。柳芸卷走大量钱财,与人私奔。沈砚初称病不出,
将军府门庭冷落。我依旧经营着林家铺子。这日,我去城外观音庙上香。回程时,
马车被一群黑衣人拦下。“林小姐,跟我们走一趟吧。”为首之人眼神凶狠。
琉璃挡在我身前。“你们想干什么!”那人冷笑。“有人出钱,买林小姐的命。
”我握紧袖中匕首。“是谁?”“死人不需要知道。”他们逼近马车。突然,破空之声传来。
数支羽箭精准射中黑衣人。沈砚初带着亲卫,纵马而来。他跳下马,一剑解决最后一人。
“青棠,你没事吧?”他急切地看向我。我皱眉。“你怎么在这里?”“我恰好路过。
”他踢了踢地上尸体。“这些人是谁派来的?”“不知道。”我示意车夫继续赶路。
沈砚初拦住我。“让我保护你。”“不必。”“青棠!现在很危险!”他眼神恳切。
“我会查清是谁动手。”我看着他,忽然笑了。“好啊,那便麻烦将军了。”他微微一怔,
似未料我应得这般痛快。回府后,沈砚初果真开始调查。三日后,他登门。“是柳芸的相好,
一个江湖人。”他递上一枚令牌。“他怨恨我逼走了柳芸,迁怒于你。”我瞥了眼令牌。
“多谢将军告知。”“青棠……”他欲言又止。“我已请旨,前往北疆驻守。
”“明日便启程。”我抬眸。“一路顺风。”他眼底最后的光,熄灭了。沈砚初离开那日,
我没有去送行。京城渐渐淡忘了这位将军。林家生意越做越大。
我收养了一个父母双亡的远房侄儿。取名林承嗣。悉心教养,视为己出。时光荏苒,
五年匆匆而过。北疆大捷,沈砚初凯旋。皇帝设宴犒劳。我带着承嗣入宫。宴席上,
沈砚初坐在我对面。他清瘦许多,眉宇间添了风霜。目光偶尔扫过承嗣,带着探究。
承嗣小声问我。“母亲,那位将军为何总看我们?”我替他夹了块糕点。“专心用膳。
”宴至中途,承嗣跑开玩耍。我不放心,跟了过去。***角落,沈砚初拦住了承嗣。
他蹲下身,与承嗣平视。“你叫承嗣?”“是。”“几岁了?”“五岁。”沈砚初眼神微动。
“***……她过得好吗?”承嗣点头。“母亲很好。就是夜里常咳嗽。”沈砚初神色一紧。
“咳嗽?多久了?”“去年冬天开始的。”他还想再问,我已走到近前。“承嗣,该回去了。
”我牵起孩子的手。沈砚初站起身。“青棠,你的身子……”“不劳将军费心。
”我带着承嗣离开。他站在原地,久久未动。几日后,沈砚初递来拜帖。我原想拒绝,
承嗣却嚷着要见将军。“他答应给我讲打仗的故事!”无奈,我允了沈砚初过府。
他给承嗣带了一柄小木剑。承嗣欢喜得很。“谢谢将军!”孩子围着沈砚初,
听他讲边疆趣事。我坐在一旁沏茶。沈砚初目光不时落在我身上。“你的咳疾,
可请太医瞧过?”“***病,无碍。”“我认识一位江南名医,擅治咳疾……”“不必。
”谈话陷入僵局。承嗣摇着沈砚初的手。“将军,再讲个故事嘛!”沈砚初摸摸他的头,
继续讲述。夕阳西下,他起身告辞。承嗣依依不舍。“将军明日还来吗?”沈砚初看向我。
我垂眸。“将军军务繁忙,不得无礼。”送他至府门。他忽然转身。“承嗣很懂事。”“嗯。
”“他的生辰……是腊月?”我抬眸,对上他的视线。“将军想说什么?”他沉默片刻。
“那绝嗣药……当真无解?”我笑了。“将军以为呢?”他眼底最后一丝希冀破碎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转身离去,背影萧索。承嗣从后面抱住我的腿。“母亲,你不喜欢将军吗?
”我弯腰将他抱起。“无关喜不喜欢。”“那为何不许他来玩?”“因为……有些人,
错过了就是错过了。”承嗣似懂非懂。秋去冬来,我的咳疾加重。喝了多少汤药都不见效。
承嗣急得直哭。“母亲不要死!”我替他擦泪。“傻孩子,母亲不会死。
”沈砚初还是请来了江南名医。诊断后,老大夫捋着胡须。“夫人这是忧思成疾,郁结于心。
”“需放宽心,配合药石,方能见效。”沈砚初站在门外,静静听着。送走大夫,
他折返回来。“如何才能宽心?”我靠在软枕上,看着他。“将军日日出现在我面前,
便难宽心。”他眼底掠过痛色,后退一步。“好,我明白了。”“我会离开京城。
”“只求你……好好保重自己。”他深深看我一眼,转身离去。承嗣追出去。“将军!
你要去哪里?”沈砚初蹲下,抱了抱他。“去很远的地方。”“还回来吗?”“不回来了。
”承嗣哭了。“为什么?”“因为……将军做错了事。”“不能改吗?”沈砚初苦笑。
“有些错,改不了。”他翻身上马,最后看了一眼我的方向。策马离去,消失在长街尽头。
承嗣哭成泪人。我将他搂入怀中。“别哭,他有他的路要走。”“我们呢?
”“我们过我们的日子。”冬雪融化,春日再来。我的咳疾渐渐好转。带着承嗣去郊外踏青。
杨柳依依,溪水潺潺。承嗣在草地上奔跑。“母亲,快看!风筝!”远处,
几个孩子正在放纸鸢。天空湛蓝,纸鸢高飞。“想去玩吗?”承嗣用力点头。我松开手,
看他奔向那群孩子。阳光暖暖洒在身上。远处青山如黛。近处孩童笑语清脆。我闭上眼,
感受春风拂面。这样,也很好。“母亲!帮我拿一下风筝!”承嗣举着一只蝴蝶纸鸢跑来。
我接过,帮他理顺丝线。“去吧,小心别绊倒。”他欢快地跑开。我站在原地,
看着手中的纸鸢。五彩斑斓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就像生活,终将展开新的篇章。“母亲!
你看我放得多高!”承嗣的声音随风传来。我抬头,看着那纸鸢越飞越高。轻轻松开手,
任由丝线滑过指尖。“是啊,飞得真高。”从此,京城少了一个沈将军。
林家多了一个快乐的承嗣。而我,守着这份平静。岁岁年年。春去秋来,三年时光匆匆而过。
林府的后院里,承嗣正有模有样地练着字。我坐在一旁,翻看着账本。“母亲,
您看我这‘林’字写得可好?”承嗣举着宣纸跑过来,墨迹还未干透。
我笑着点头:“有进步,骨架渐成了。”他小脸扬起笑容:“先生也夸我呢!”“那就好,
不可骄傲。”管家林伯此时走了进来,神色有些犹豫。“小姐,门外……有人求见。”“谁?
”“是…沈将军麾下的副将,姓周。”我翻账本的手微微一顿。“请他前厅用茶。”前厅里,
周副将风尘仆仆,见到我立刻起身行礼。“林小姐,冒昧打扰。”“周副将请坐,
何事劳你亲自前来?”他面露难色,从怀中取出一封信。“将军……将军他重伤未愈,
昏迷中时常念叨小姐名讳。”我没有去接那封信。“边关苦寒,将军劳苦功高,
朝廷自有太医署照料。”周副将急了:“太医看过了!说是郁结于心,
加重了伤势……”“周副将,”我打断他,“我与沈将军,早已陌路。
”他噗通一声跪下:“林小姐!末将知道将军对不起您!
”“可他现在真的……末将求您去看看他吧!”承嗣不知何时躲在门后,探出小脑袋。
“母亲,是那个给我讲故事的将军病了吗?
”周副像看到救星:“小公子……”我蹙眉:“林伯,带承嗣下去。”承嗣却跑到我身边,
拉着我的衣袖。“母亲,生病很难受的。”孩子清澈的眼睛望着我。“我们去看看他吧?
”最终,我还是没有去边关。但让林伯备了些上好的药材,托周副将带回。周副将走时,
满脸失望。“母亲,您为什么不去?”承嗣仰头问。我摸摸他的头:“有些伤口,
看见了并不能让它愈合。”“反而会撕开新的。”承嗣似懂非懂:“就像我上次摔破膝盖,
您说不能老去揭痂吗?”“嗯,差不多道理。”我以为此事就此了结。不料,半月后,
一个傍晚。门房慌慌张张跑来。“小姐!门口……门口……”我走到府门,瞬间愣住。
沈砚初靠坐在门前的石狮旁,脸色苍白如纸。他竟自己回来了。看到我,他挣扎着想站起来,
却踉跄了一下。“青棠……”声音嘶哑虚弱。“你怎么弄成这副样子?
”他苦笑:“我想……亲口跟你道个歉。”“就为这个?”“还有……谢谢你的药。
”承嗣从里面跑出来,见到沈砚初,吓了一跳。“将军!您脸色好白!”沈砚初看到承嗣,
眼神柔和了些。“吓到你了?”我叹了口气:“林伯,扶将军去客房。”“请个大夫来。
”大夫诊过脉,眉头紧锁。“旧伤未愈,又添风寒,忧思过甚……”“需得好生静养,
切忌再劳心劳力。”送走大夫,我站在客房外。沈砚初靠在床头,咳嗽不止。
“边关离不开主将,你此举太任性了。”他抬眸看我,眼窝深陷。“军务已暂交副将,
我……撑得住。”“撑得住?”我看着他虚弱的样子,“拿命撑?”他沉默片刻。
“我的命……你若还想要,便拿去。”“我不要你的命,”我转身欲走,“好好休息。
”“青棠!”他急唤,又引发一阵剧烈咳嗽。我停住脚步,没有回头。
“那药……我从未后悔。”说完,我离开了客房。沈砚初在林府住下了。他的身体时好时坏。
承嗣却很高兴,天天往客房跑。“将军,吃药!”承嗣端着药碗,像个小大人。沈砚初接过,
一饮而尽。“苦吧?给您蜜饯。”承嗣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。沈砚初怔住,眼圈微红。
“谢谢。”“不客气!母亲说,良药苦口。”沈砚初摸摸他的头:“***……她近日可好?
”“好啊!就是晚上还是会咳嗽。”沈砚初神色一暗:“还是没好吗?
”“陈大夫开了新方子,好多了。”这日,我在书房核对账目。沈砚初拄着拐杖,站在门外。
“有事?”他走进来,递上一本泛黄的兵书。“给承嗣的。我闲着无事,做了些批注。
”我接过,翻了几页。批注详尽,字迹工整有力。“有心了。”“我……还能为他做些什么?
”“养好你的身体,就是最大的帮忙。”他低下头:“我知道你不想看见我。”“等我好些,
立刻离开。”我合上账本。“沈砚初,我们之间,早已两清。”“你不必觉得亏欠我什么。
”“我救你,如同救路边一只受伤的野猫。”“仅此而已。”他身体晃了晃,脸色更白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又过了几日,宫中设宴。我本欲推辞,但帖子指明要携承嗣同往。宴席上,
觥筹交错。几位皇子对沈砚初颇为热络。他虽称病辞官,余威仍在。
一位宗室老者端着酒杯过来。“沈将军,别来无恙?”“王爷安好。
”“这位就是林小姐和令郎吧?果真一表人才。”沈砚初正要开口解释。
我已先一步说道:“王爷误会了。”“小儿姓林,名承嗣,是林家子嗣。
”场面一时有些尴尬。沈砚初握杯的手紧了紧,随即松开。“是,是在下失言。
”那王爷讪讪一笑,转而聊起别的。回府马车里,承嗣靠着我睡着了。沈砚初坐在对面,
一直沉默。直到府门,他才开口。“今日之事,抱歉。”“无妨。
”“我……不会与你争承嗣。”我看着他:“你争得到吗?”他摇头,笑容苦涩。“争不到。
也……没资格争。”“你知道就好。”他的身体渐渐好转。有时会在院子里练练剑,
动作迟缓许多。承嗣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。“将军好厉害!”沈砚初收剑,气息微喘。
“老了,不如从前。”“才不是!您是最厉害的将军!
”沈砚初看向我:“***才是真厉害。”“她一个人,撑起了整个林家。
”我放下手中的茶盏。“人都是被逼出来的。”沈砚初眼神一痛:“是啊……”这天夜里,
我咳疾复发,难以入眠。披衣起身,想到院中走走。却见沈砚初独自坐在石凳上。
面前摆着一壶酒,两个酒杯。他倒了两杯酒,举起一杯。“这一杯,敬过往。
”他将酒洒在地上。又倒一杯,举起。“这一杯,敬你余生顺遂。”再次洒下。
他端起最后一杯,良久。最终,却自己饮尽了。月光下,他肩背微驼,背影苍凉。
我静静看了一会儿,无声地退回房中。翌日清晨,承嗣慌慌张张跑来找我。“母亲!
将军走了!”我走到客房,果然人去楼空。桌上放着一封信,和一柄小小的桃木剑。
信上只有寥寥数语。“青棠,展信安。伤已愈,不敢再扰。此去边关,永不还朝。
愿尔与承嗣,岁岁安康。砚初,绝笔。”承嗣拿起桃木剑:“母亲,将军还会回来吗?
”我看着窗外凋零的落叶。“不会了。”这一次,是真的不会了。冬雪再次覆盖京城。
年关时,边关传来捷报。沈砚初以残病之躯,奇袭敌营,大获全胜。自己也身负重伤,
却坚持驻守边关。皇帝欲重赏,他只要了一壶御酒。周副将年底回京述职,特意来府上。
“将军他说……谢谢小公子的蜜饯。”“很甜。”承嗣已经不太记得这件事了。